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

“经过整理,物品减量之后,自己在生活中重视的是什么,还有价值观,都变得一目了然。并非是要一味地追求物品减量,有效收纳,而是要去尝试用心动的感觉选择物品,并学会用自己的基准享受生活,这才是整理的奥义。” —— 近藤麻理惠

读近藤麻理惠的《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》的契机是因为近两年一直在思考怎么样建立一个简单清爽,可持续,又适合自己的生活和信息汲取系统,进而释放更多能量和精力给真正重要的事情。实际上,写这个订阅周报也源于想要建立一个更专注的信息汲取机制,给自己充分的理由在两周内只集中阅读某一方向的信息,而不会感到焦虑或信息过载。今年受好友的启发,开始尝试「断舍离」的生活方式,于是想认真了解这类生活方式背后的理论。一口气读完这本书后,对「整理」这件看似平平无奇的事情也有了全新的认识。

Photo by aranprime on Unsplash

01 透过整理物品,去面对自己「过去的执着」和「对未来的不安」

在开始整理前,需要仔细思考整理的目的,这也可以说成是「思考理想的生活」。思考「为什么想要过这样的生活」时,对于自己说出的回答,要反复追问自己「为什么?」三到五次。如此一来,开始整理后该做的其实只有两件事,那就是「判断物品是否要丢掉」和「决定物品的定位」。判断物品该留下或是丢掉时,应该以「拥有这样物品是否幸福」作为标准,也就是说「拥有时是否感到心动」。把东西一个一个拿在手里「触碰时是否怦然心动?」是判断时最简单又正确的方法,因为只被心动的东西所围绕的生活才是我们想拥有的人生。按「物品类别」,以「正确的顺序」,只留下「心动的东西」。这件事要「一口气」,在「短时间」内「彻底」完成。

多数人不会整理的最大原因就是东西太多;而东西不断增加的最大原因是因为没有掌握自己现有物品的数量;而这其实是因为收纳场所分散所致。因此,整理的关键之一是按照物品类目,而不是房间来思考。把同一类目的物品集中在一处,会被迫发现一直逃避而不得不解决的问题。人们常常通过收纳把不要的东西盖上盖子,乍看之下误以为问题好像解决了,但其实只是装作没看见而已,并非真正的整理,这样就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。整理的过程中,透过用手触摸带着回忆的物品,才能与过去面对面。若一直被放在抽屉或箱子里,不管过了多久,都还是会被过去的回忆所牵制,而这些东西或许会在不知不觉之间变成现在的「包袱」。所谓的整理,就是整理每一个过去,让人生可以重新出发。

人们无法丢东西的原因其实只有两个,那就是「对过去的执着」与「对未来的不安」。掌握「自己拥有物品的确切数量」之所以重要,是因为这往往代表了自己生命里的价值观。拥有什么东西,就等同于你的生活态度。了解你拥有物品的方式,也能从中发现你在做一切选择时共通的原则和与人交往的模式,或是选择工作的方式。因为看不清对自己而言必要的东西或自己追求的东西,所以才更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了不需要的东西,让自己无论在物质或精神上都不断地被不需要的东西所淹没。那么,该怎么才能理清「现在对自己而言必要的东西」呢?不必到远处去寻找,也不必买新的。只要真心地面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,减少不需要的东西即可。

02 认真倾听身体的声音

整理是一件完全不需要与他人比较,基准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上的事情。人要被什么样的环境所环绕才觉得幸福,只有当事人能决定。因此,对每一样物品都认真面对「自己的感受」就变得非常重要。占着大量的东西不丢,并不代表就是爱惜物品。恰恰相反,透过减量到自己能够确切掌握和面对的程度,物品与你的关系才会充满生命力。「用是否心动来判断」听起来很抽象,但实际上用某一个理想的数字,比如「两年没用就丢掉」,「买一样就丢一样」或「十件衬衫」才是会反复变乱的原因。因为采用的是他人提示的基准,并不一定符合自己内心觉得舒服的基准,就算暂时变得整齐,最后又会开始变乱。

认真整理时,虽谈不上是进入冥想状态,却会产生一种平静地与自己面对面的感觉。郑重其事地与自己拥有的物品面对面,一一地去感受是否心动,或是有其他的感觉,对已经完成任务的物品表达谢意之后,送走它们,就好像是透过物品与自己对话。面对自己拥有的物品并决定是否丢掉其实是痛苦的过程,因为你会看到过去选择背后的愚蠢,糊涂,无聊和缺点,比如那些明明不需要却因为虚荣买下的贵重的东西,或是逞强买下却完全不适合自己的衣服。东西之所以存在,就是自己的选择造成的结果,不能怪别人。最危险的是明知道这些东西的存在,却装作没看见,仿佛像否定自己的选择一样,粗鲁地把东西丢掉。唯有一一面对每一项物品,好好体验其中的情感之后,才能真正消化与物品的关系,看清对现在的自己而言真正重要的东西。

03 重新思考每件物品所具备的真正功能

「为什么会有这样东西呢?」有时候,如果在买下一件衣服的那一瞬间曾经让你心动,那它就完成了一项任务,就是赋予你「买下那一瞬间的感动」。如果这样的结果让你之后不再买同样的衣服,明白「这种衣服原来不适合自己」,也是这件衣服另一项重要的任务。那么,这件衣服已充分完成了自己的任务。每样东西都有它不同的任务,并非所有衣服都要被完全穿坏才来到你身边。这与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一样,所遇见的人并非都会变成挚友或恋人。正因为有些人让你觉得「我有点害怕这种人」或「我就是和这种人合不来」,你才会再次体会到「我还是比较喜欢这个人」,越珍惜与这个人的关系。对于「虽不心动,但就是没办法丢掉」的东西,尤其需要一一思考它们的任务。你就会出乎意料地发现,很多东西其实已经完成他们的任务了。我们要做的其实是好好面对物品为我们完成的任务,表示感谢然后放手痛快地解放它们。经过这个过程留下来的东西,才是你真正应该珍惜的东西。

比如书真正肩负的任务是阅读的体验。于是这周重新整理了书柜后,决定捐出42本不再需要的书。很多书陪伴了我快十年,从高中和本科时期就一直带在身边,每次搬家都觉得有它们在身边才比较安心。通过这次整理,在认真面对每一本书带给我的感受时,能观察到这些年自己兴趣的变化。不少要捐掉的书是本科读文学和政治专业课留下来的,如今只保留了对我影响深远的几本;一些商业创业类的书作为工具看电子版就足够;行为科学的知识我偏好直接看论文,所以通俗类的入门书也不再需要。反而是泛设计类,经济学,历史哲学,艺术史,和中英文古典著作都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了。书柜里收藏了各个版本的《红楼梦》收藏版和画册,光是看到它们在书架上就觉得「有这本书在这真幸福!」令人时时刻刻心动。当手边不放过多的信息时,对信息的敏感度反而会提高,更容易发现对自己而言必要的信息。除了书以外,也重新整理了礼物。礼物真正的任务是「接受」,送礼物更重要的是传递心意。因此,像近藤麻理惠说的,对一些此刻不再感到心动的礼物致谢后,就可以丢掉了。去体察「当下的心动」,而不是过去的心动。

04 训练判断力和重获决断的信心

人之所以无法丢东西,通常是因为还能用(功能上的价值),还有用(信息上的价值)或还有感觉(感情上的价值)。若再加上很难取得或难以取代的话(稀少价值),就更难以放手了。一开始从难度较低的东西(如衣服和书)开始丢,然后阶段性地培养在整理上的判断力,才比较容易有所进展。因此,顺利丢掉东西的基本顺序依次为:衣服,书籍,文件,小东西,最后才是纪念品。按照这个顺序整理,就能自然而然地训练出识别心动或不心动的感觉。整理魔法的效果之一,就是开始能对自己的判断有自信。在整理过程中,透过重复判断「是否觉得心动」这个瞬间几百次,几千次,判断力自然就被磨练的越来越敏锐。

透过不断地丢东西,就不会想把判断的责任交给别人。换句话说,在发生问题时,不再觉得「那个时候,那个人这么说」,而想把原因归咎于外部。开始能够觉得一切都应该靠自己的判断,重要的是现在该如何行动。有时人们也会因为手边随时都有信息,所以才不付诸行动。所以整理的重点是只留下「心动的」,而不是「可能会用到的」,比如囤积生活用品或者电器说明书之类的,其实只要付诸行动,就能在必要时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,比如打电话去电器维修就能找到说明书上相关的内容。这种「就算没有东西也总有办法」的感觉,一旦体验过了,一下子就会变得轻松许多。

你拥有的东西,会正确地诉说自己的选择历史。因为整理也是为了发现自己喜欢事物的自我盘点。达到整理彻底完成的状态时,就不用再想整理的事,所以对人生而言重要的课题自然也会变得明确。整理之后,也更能明白「什么叫做足够」,人能够以最自然的状态生活,珍惜对现在的自己而言真正重要的东西。因此整理房屋最好要迅速完成,因为整理并不是人生的目的,真正的人生在「整理之后」才开始。

Photo by Jason Wang on Unsplash